SBTi认证

sbti科学碳目标对适用行业碳排放核算设定目标规范标准

  • 来源:阿超
  • 发布时间:2025/11/18

【概要描述】SBTi科学碳目标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

详情

    在全球“双碳”目标加速落地的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已从“可选动作”转变为“必答题”。而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作为全球公认的碳目标设定权威框架,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科学减排的方法论,更通过明确适用行业范围、建立统一标准,为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化推进奠定了核心基础,成为连接企业行动与全球气候目标的关键桥梁。

    SBTi的“科学性”体现在两个关键维度:一是目标需与《巴黎协定》“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努力限制在1.5℃”的核心要求对齐;二是减排路径需结合行业特性、技术潜力和生命周期分析,确保目标可衡量、可实现、有时间约束。

    这一框架的核心使命,是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减排无方向、目标无依据”的痛点。通过提供标准化的目标设定工具、数据核算方法和验证流程,SBTi让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都能找到契合自身的减排路径,同时为投资者、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衡量企业可持续表现的统一标尺。

    SBTi的标准体系核心在于明确“减排范围”,通过界定企业需覆盖的碳排放边界,确保目标设定的完整性和可比性。其范围标准主要基于GHGProtocol(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将企业碳排放划分为三个核心范围:

    范围1为企业直接排放,即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如生产设施燃烧化石燃料、工业过程排放等;范围2为外购能源间接排放,包括企业购买的电力、蒸汽、热力等所对应的上游排放;范围3为价值链间接排放,涵盖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运输、终端使用到废弃物处理的全生命周期其他间接排放。

    SBTi要求企业在设定目标时,需至少覆盖范围1和范围2的排放,并鼓励根据行业特性逐步纳入范围3排放。这一标准设计的核心意义在于,推动企业从“自身运营减排”向“全价值链减排”转变,避免“局部减排、整体增排”的形式主义,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提升。

    同时,SBTi的标准体系并非静态固化,而是会根据全球气候科学进展、行业技术革新和政策变化持续更新。例如,随着碳捕捉、氢能等低碳技术的成熟,SBTi会及时调整相关行业的减排基准和路径建议,确保标准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SBTi认证资讯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
或搜索关注:创盛验厂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59176876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