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i认证

sbti科学碳目标对石油化工生产加工碳排放设定目标标准

  • 来源:阿超
  • 发布时间:2025/10/9

【概要描述】SBTi科学碳目标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

详情

    石油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 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54.1 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 56.2%,石油占17.9%,天然气占 8.4%, 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 17.5%。石油是我国除煤炭外的主要能源,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不高,天然气市场总体平稳,产业发展的弹性和灵活性较强。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结构方面,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天然气发电、化工行业用气占比分别为 42%、33%、17%和8%。石油天然气属于典型的高碳排行业。

    SBTi(科学碳目标)是一个全球性机构,由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合作发起。

    以2100年前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低于1.5℃/2℃为目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提高企业对气候行动的雄心,设定目标,规划减排路线,这些目标就可以被称为“基于科学”的减排目标。

    化工行业的重资产属性与产业链复杂性,使其在对接SBTi标准时面临多重考验:

    核算体系适配难:基础化学品生产涉及多工艺耦合,如合成氨的煤制、气制路线排放差异达3倍以上,而SBTi要求采用GHGProtocol标准精准核算,需企业建立覆盖原料采购至产品处置的全链条数据体系。硝酸生产中N₂O排放虽占比低但增温潜势极高,企业需额外满足“基准年排放强度超0.5则5年内降至0.5以下”的专项要求。

    范围3管理突破难:含氮化肥施用阶段的N₂O排放、尿素产品的田间CO₂释放等范围3第11类排放,涉及下游农业用户行为,企业难以直接管控,却被SBTi明确纳入减排目标。

    技术改造平衡难:SBTi要求的短期减排与化工装置20-30年的折旧周期存在矛盾,如绿氢替代化石燃料需巨额前期投入,而审核通过前的技术试错成本缺乏分摊机制。

    SBTi为化工行业提供了减排的“通用语言”,但其本质并非约束性条款,而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对于企业而言,需将SBTi目标融入生产战略:短期通过工艺优化与能源替代实现“快速降碳”,中期依托供应链协同突破范围3瓶颈,长期以技术创新构建零碳竞争力。当越来越多化工企业如雅本、瓦克般将科学目标转化为行动,行业才能真正实现从“高碳制造”向“绿色创造”的质变,为全球1.5°C控温目标提供核心支撑。

SBTi认证资讯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
或搜索关注:创盛验厂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159176876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