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SBTi科学碳目标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
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BasedTargetsinitiative,SBTi)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合作发起的国际倡议。
它通过一种透明的多利益相关方机制,为企业设定净零目标制定了第一个全球性的科学标准,以确保企业基于对净零路线的理解,确保企业所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减排幅度和速度的目标与《巴黎协定》中控制全球温升幅度小于2℃的目标相一致,从而开展符合《巴黎协定》目标的商业投资。
SBTi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起的一项全球倡议,旨在为企业提供科学碳目标设定框架,确保其减排路径符合《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1.5°C或远低于2°C)。
新版标准的关键变化:
范围1、2、3的调整与新增要求
SBTi首席技术官AlbertoPineda详细介绍了《企业净零标准草案V2》的主要修订内容,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范围1(直接排放)与范围2(间接排放)的分离
旧版标准:范围1(企业自身运营的直接排放,如燃料燃烧)和范围2(外购电力、热力等间接排放)的目标设定通常合并管理。
新版变化:范围1和范围2将分别设定目标,因为两者的减排路径差异较大(如范围1依赖工艺改进或燃料替代,范围2更多依赖电网脱碳)。电力行业需在2040年前实现脱碳(部分国家/企业可能更早)。
范围3(价值链排放)的重大调整
范围3排放通常占企业总排放的70%-90%,但因其涉及复杂的供应链管理,一直是企业碳管理的难点。
新版标准的主要变化包括:
目标设定边界的调整:
旧版要求:企业需覆盖至少67%(近期目标)或90%(长期目标)的范围3排放。
新版变化:不再强制要求固定比例,而是根据排放源的相关性(如高排放活动)设定目标,重点监管一级供应商(Tier1),尤其是排放密集型行业(如钢铁、水泥、化工等)。
对于难以追踪的排放源(如农业、林业),允许采用“活动池”(ActivityPools)或“间接减排”(IndirectMitigation)等灵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