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描述】SBTi科学碳目标是由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起的一项倡议。
水泥行业作为除火电、钢铁排放外的第三排放大户,CO2排放量约占国家总排放量的13%,在国家30中和,60达峰的政策影响下,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同时因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60%的工艺排放在现有及未来可预期的技术下,都没有较好的替代方案,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降低水泥煅烧过程中的化石燃料排放及优化电力消耗是行业实现碳减排的必然选择。
SBTi强制要求目标覆盖范围一(生产设施直接排放)、范围二(外购能源间接排放)及范围三(价值链其他间接排放),其中范围三因占比高达60%-90%,成为水泥行业的管控重点。对于水泥企业而言,范围一的熟料煅烧排放、范围二的电力消耗排放,以及范围三中的石灰石采购、物流运输等环节,需纳入统一核算框架,且范围一与范围二的覆盖比例不得低于95%。
SBTi提供三种目标设定方法,水泥企业需结合行业特性选择组合方案:
绝对排放量收缩法(ACA):适用于控制总量排放,需满足1.5℃路径下年均4.2%的减排率,避免因产量增长抵消强度提升成效;
行业减排法(SDA):以单位熟料/水泥产品排放强度为核心指标,贴合水泥生产工艺特性;
经济强度收缩法(GEVA):通过单位产值排放强度反映减排与效益的协同性。
实践中,单一方法存在明显局限——绝对目标无法对比效率差异,强度目标可能忽视总量增长,因此SBTi推荐水泥企业采用"绝对目标+强度目标"的组合模式
SBTi要求企业至少每五年回顾目标,出现四类情况需即时校正:企业边界变更(如收并购)、核算方法学更新、排放因子调整或发现重大数据错误。这种动态机制使目标能够适应技术进步与市场变化。